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中国私人医生瓶颈何处

中国私人医生瓶颈何处

时间:2016-2-21 已查看2430次

2011年10月22日00:26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艳洁 


  美国流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死亡案于10月20日再次开庭。在此之前,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睡眠治疗专家纳达尔•卡曼加作证表示,私人医生莫里给杰克逊治疗使用的多种药物安定、氯羟去甲安定和咪达唑仑直接导致了其死亡。 

  而针对这个私人医生致人死亡的案例,颐年康盛健康管理公司总裁宋海峰表示,美国有严格的诊疗制度,这只是个案。私人医生,一个在中国方兴未艾的职业,正随着服务提供者的广告逐渐走入中国公众的视野。然而,这个刚刚起步的行业在人才、监管和外部环境上都面临着重重困难。


  外资拟突破

  “我真的想给自己找一位私人医生,可以给我提供保健信息,必要的时候帮我治疗一些小病,还有家里的老人年纪大了,也需要有专业人士能时时给以专业的建议。”张磊(化名)表示。作为一名身居二线城市、开金矿的企业家,他非常注重个人和家人的健康,但是却苦于不知去何处寻找合格的、服务有保障的医生或是健康管理机构。张磊称,身边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

  张磊非常符合健康管理公司设定的目标客户人群。一般认为,私人医生的需求客户群体特点是35岁到65岁的男性、在政府或是企业工作、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应酬多,比较注重个人健康的人群。一家正在建设中的提供私人医生服务机构负责人认为,那些家里老人健康状况不好需要照顾的人群也是需求客户。

  按这些标准界定的客户群体通常资产净值在1000万元以上。“根据胡润富豪榜,中国这样的人群在100万左右,但是因为中国富人不愿宣扬,我认为这个数字应该在1000万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宋海峰有信心在3到5年内让这个人群的10%关注私人医生服务。

  第五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发布的《中国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调查》显示,目前为止,全国共有至少5744家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其中冠名体检中心、健康咨询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的分别占总数的64.5%、14%和6.1%。中国富人人数的日益膨胀也吸引了外国同行对中国私人医生市场的注意。但是,“外国资本还在等待机遇”。业内人士表示。

  英国保柏集团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它拥有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和几十家医院。通常,客户购买了服务后,健康管理公司帮助预防,客户生病可以去旗下的医院治疗,而费用由旗下的保险公司支付。据记者了解,保柏2006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那时就开始调查中国的私人医生和健康险市场,但目前尚未开展实质性的业务,“就是因为中国的相关政策不明朗。在中国,客户要自行为私人医生埋单,可在国外却有保险公司对接给予保障。这是外资保持观望的原因之一。”一家正在筹建私人医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认为。

  国外商业模式还未复制

  宋海峰介绍,在美国,健康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客户可以购买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当他生病需要治疗的时候,可以去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这笔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为了减少费用支出,保险公司给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即由合作的健康管理公司提供预防保健服务,这样保险公司就控制了花费。如果客户费用支出少,保险公司就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三年没有使用医疗服务或是服务费用不超过一定数额,那么就会被奖励一次旅行。

  “美国方面的测算显示,在预防上每投入一元钱的费用,医疗费用就可以相应减少7到8元。这也是预防保健在国外如此受重视的原因。”宋海峰表示,“我曾经和国内的保险公司联络,他们听我讲了商业模式后,全都没有了合作的念头。因为在国外,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与健康管理公司,医疗和机构谈判来控制费用,不超过医疗费用上限的医院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奖励。而在国内,保险公司还未与健康管理公司完全对接,医疗索赔费用还无法控制。我现在只希望能够做大做强,上市后自己开一家保险公司来对接。”

  虽然像张磊那样希望有私人医生的人数不少,但更多的人对这个行业仍然表示疑虑,尤其是当前私人医生的服务费仍不在医保和商业保险的报销范围内。目前,很多健康管理公司个人客户的年费标准是从3万元到30万元不等。受访的三位年收入几十万的白领和一位身家过千万的企业老总表示,这样的收费还是有些贵。如果要完全自己支付费用,他们认为每月数百元或者每次服务收费数百元还可以接受,“我不需要私人医生总跟着我,也不是经常生病。如果生病去医院,这个收费也足够我寻找好的医疗资源了。我为什么要拿这么多钱给私人医生呢?”一企业老总认为。这些受访人士表示,如果有保险涵盖这种服务,他们愿意尝试。

  “国外的商业模式能否在国内移植成功风险很大,这是外资想进入但不敢轻举妄动的另一个原因。”上述私人医生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曾经有很多健康管理公司联系过我,但是据我了解,这些公司的医生来源不稳定,也不能给家庭提供固定的医生,大部分公司局限在绿色通道、导诊导医(客户身体不舒服,由私人医生确定应该去哪个科室看病治疗,并帮助选定和联系医生),真正做到欧美式的家庭医生、私人医生的,目前个人还没有接触到。”

  在中国,不少企业选择这样的开拓市场方式:比如已经有些健康公司提供价值6万元一年期的个人会员服务,包括一年四次的中南海保健医生的私人医生服务,以及由此提供的保健方案。每次接受私人医生服务前,都有体检安排,通常是上午体检、下午见医生。此外,这些健康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接机,专车接送,免费五星级酒店入住等VIP服务。如果需要就医,公司还提供联系北京顶级医院权威专家问诊,以及全程导医陪同的服务,以此来吸引中国的富豪。

  滞后的环境

  “目前国内私人医生行业的制约因素之一是我们国家还没有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业内人士表示。国外的私人医生都是接受过系统的全科教育、取得执业资格后开始行医的,但是中国尚无这种系统培养机制。“学校里培养的都是从事治疗的专科医生,而对于营养、保健、运动、心理教育不太注意。现在做私人医生的都是从专科医生转过来的。”上述私人医生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这位负责人曾想聘用海外学成的全科医生,“但是这样的人才都不太愿意回国。”

  “最理想的私人医生选择是在中国读过本科、受过全科培训、在美国读过研究生的海归,但是这样的人才非常难找。”宋海峰表示。

  几位协和医院和北大人民医院的医生表示,如果有机会,自己非常愿意去做私人医生,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体现个人价值,但他们都表示,现在中国的环境还不适合私人医生这个行业的发展。

  “人才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现在国家对这个市场并无严格监管,没有资质的人进入市场、开展医疗服务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据中国医院协会介绍,健康管理公司如果要提供医疗服务,必须要取得相应的医疗从业执照,但如果只是提供医疗资源的中介服务和保健信息,那么在工商管理机构注册即可。

  颐年康盛选择和国内的三甲医院合作,将医疗服务外包出去。奥亚也筹划了和三甲医院的合作,此外还有国外的医疗资源。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来解决医疗执业资格的问题。

  “现在的管理造成了在这个行业越守规矩的越被监管,而那些无照或超出许可范围开展服务的,却没人监管。现在的情况就是民不举,官不究。”业内人士表示。

  宋海峰也认为,很多健康管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赢利,逐渐转向了卖药品和保健品,甚至有医生在没有取得医疗行业执照的情况下行医,由此导致纠纷和引发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怀疑。

  “现在这个市场刚刚起步,国家政策总是滞后的。我希望将来能够跟上。”上述私人医生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私人医生协议 下一篇:颐年康盛总裁宋海峰de健康管理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