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信息 > 三十九、知人与自知

三十九、知人与自知

时间:2018-3-2 来源:树蒙堂文化 作者:树蒙堂文化 已查看1455次

自古至今,知人善任从来都是作为领导者的一个比较困难的课题。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孔子对此也很有感触,当他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时,他就简单地回答了这么两个字:“知人。”(语见《颜渊第十二》)尤其是在评价鲁国的大夫孟公绰时,孔子的论断堪称“知人”之语,他说:“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语见《宪问第十四》)意思是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赵、魏等大国中的大老——顾问,以他的才能、学问和修养,他会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如果滕、薛两个小国家请他作大夫,要他从事一些具体的工作,处理一些具体的事务,会当不好。也就是说,有的人别看平时学问、道德都很好,什么事讲起来头头是道,做个学者啊、教授啊、顾问什么的蛮好,他比较擅长坐而论道。但如果让他改做实际工作,具体地去办某件事,则会一团糟,做不好的。而有些人,看他平时做某项具体工作,执行任务,会办得很好,觉得他该得到提拔,把他晋升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上来时,那他又完了。人就是这么奇怪,有的人就适合从事具体的工作,不爱管别人。有的人则天生具有某种领导能力,团结一批人,做个规划,指挥大家做工作没有问题,可真要让他亲自去做那项工作,则是一踏糊涂。所以作领导的人,对人才的认识可真难,对自己的认识也难,要晓得自己能作什么,委实不容易。三十九、知人与自知

getImage (1).jpg

说归说,做归做。孔子自身在“知人”方面也曾大跌“眼镜”。他的学生宰予很有才具,可能孔子一开始认为他将来会有一番成就。没想到宰予的身体状况却不太好。精神不足,经常白天睡大觉。搞得孔子很无奈,于是大发感慨,宰予这小身板,就像一段腐朽的木头一样,不能在上面雕刻些精妙的东西了。又像是段烂墙,也不能再粉刷了。我们也不要太苛求他了。唉,以前我了解一个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这个人会有所成就。现在不是这样了。我听了他的话以后,还要再继续观察观察他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才可以做出判断。这都是通过宰予的事例改变的啊!(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第五》)你看,连孔子在知人方面都有如此感慨,大家就可以想象此中难处了吧!

getImage (2).jpg

身处职场二十多年,期间又做过几年的人力资源工作。我不敢说阅人无数,却也着实见到了不少这样的实际例子。在公司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些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工作很认真,业绩很突出,对公司的忠诚度也高,就一心想栽培他们,把他们提到领导岗位上来,可是他们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或者说没有领导方面的才能,反而搞不好,害得整个部门的业绩下滑,下属也抱怨,领导也批评,反倒是害了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很失败。有的还算调整的快,积极学习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逐渐过渡过来,有的则最终还是回到原来的岗位,踏踏实实地做自己本来的工作。


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有时候我给他们培训企业文化,有的员工我一看他听课时的眼神,就大致差不多能够了解他对公司文化的认可程度,从而也会对他能不能长久地留在公司工作有个基本的判断。可是有的员工在培训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好,我们觉得他是可塑之才,就非常留意他,暗中观察他,着重培养他。可是等到分配到具体的岗位上,从事实际的工作时却常常令人大跌眼镜。就像孔子说的:“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第九》)有的年轻人就像庄稼一样,有的看着苗情不错,却最终不能秀穗,有的秀出的穗又长又大,但最终却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来,非常可惜。三十九、知人与自知


在这方面,鲍叔牙对管仲的了解可谓典型的“知音”。


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每次撤退时,他却跑在最前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呀!”


到后来,齐国的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也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极力推荐管仲,而管仲也真的帮齐桓公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所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也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于是天下的人多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牙能了解人。


知人是如此之难,但孔子还是给出了一个知人的基本方法,那就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第二》),了解一个人,要注意观察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于心何所安,能够安心于什么工作。孔子说,如果是这样子去了解一个人,人还有什么可隐瞒得呢?


结合实际工作一想,愈发觉得孔子所讲的都是了解人、观察人的重点。比如原先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时候,考察干部、为公司储备人才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时候我们从各方面注意观察一名干部或员工,感觉他各方面条件还都不错,但不会告诉他公司对他的评价,因为一旦他知道公司对他的重视和期望,工作的时候心态就不平和了,很可能为表现而工作,装出很积极的样子。这种人功利心很重,也很虚伪,一旦目的得呈,表现立刻大相径庭,与原来判若两人。我就亲自被这样的表现迷惑过。有的员工在试用期,为了早日转正,那个工作的热情,对同事的友善别提多让人振奋了。可等到转成正式员工,他原来的那种激情和坚持你不但见不到了,甚至比其他的同事还消极,表现得还差劲。所以在这种事情上一定要耐心。另外,还要给这个公司想要提拔的人各种具体的工作,来观察他的工作思路,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要的时候还要有意地打压他,甚至让他受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就是要看他身处逆境中还能不能安心工作。这样的选人、考察人的方法就基本上符合孔子所讲的这几项原则,而且屡试不爽,非常具有实效性。三十九、知人与自知


知人是这样,自知就更加困难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往往就是这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一样。


在这方面,子贡堪称典范。有一次孔子问他:“你和颜回相比的话,哪一个更强一些?”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而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就感慨到,是啊,你是不如他,不光如此,我和你都不如他啊!(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第五》)虽说孔子有那么多弟子门人,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二。能够得到孔子认可和表扬的不太多,而子贡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其中的一位,这与他的自知之明不无关系。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他没有考虑在这些话的背后,说这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他把吹捧者的内心揭示无余,因此也就不会被“妾”和“客”所蒙蔽、所欺骗。


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职场论语》是由王德军老师(与人合作)共同编著的社会职场励志作品,以经典指导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开启人生灵智。


王德军老师特地在此新媒体—微信上连载《职场论语》,希望传统文化能给您工作、生活及开启人生灵智等方面有些许帮助。如果您阅读后感觉有益,那么您也可将此连载内容分享给您的家人、朋友。关注树蒙堂文化微信号,每天都收免费收到连载的《职场论语》,谢谢!


上一篇:三十九、知人与自知 下一篇:北京98岁高龄老中医的八字养生法